“生态文明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论坛举办
编辑时间:2024-01-22       浏览次数:451 次


  2024年1月11日至13日,由西南林业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联合发起、国内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举办的“生态文明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论坛在亚太森林组织普洱基地举行,论坛期间成立了“生态文明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共同体。

  此次学术论坛的举办和学术共同体的成立,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两个重要理念结合在一起,旨在发挥学术共同体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互补优势,探索跨学科研究机制,为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学术思想和理论支持。

2

  “生态文明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共同体揭牌成立。西南林业大学供图

  在开幕式致辞中,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庄贵阳认为,新时代民族地区面临着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任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首先,坚持抓好民族地区特有的原生态资源保护,实现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科学实施生态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其次,需要做好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融合发展的大文章,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与绿色共富的新路子;最后,挖掘、利用好民族地区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推动民族生态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各族群众真正成为美丽中国的建设者和共享者。

  西南林业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魏宏在致辞中提出要守护好各民族优秀文化“涵养源”、培育好各民族绿色人才“资源库”、建设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服务站”,不断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走深走细走实,同时提出要深化战略合作,进一步推动校地双方互利互惠共赢发展;发挥比较优势,进一步服务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和林草事业发展;采取务实举措,进一步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路径。

3

  “生态文明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共同体特聘专家聘书颁发仪式。西南林业大学供图

  在主旨发言环节,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裴盛基就“延续中华民族植物文化根脉创新发展我国民族植物学”,云南大学教授尹绍亭就“生态文明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保障”,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薛达元就“中国民族地区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知识的保护、利用和惠益分享”,长江学者、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纳日碧力戈就“建设全面和谐共生大生态”,国防大学教授张明之就“生态文明视野中的全球治理”,中央民族大学教授龙春林就“云南古茶园的生物多样性和中华民族共同体”等内容发表了演讲。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裴盛基教授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面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决策,为民族植物学学科建设的新发展,提供了新机遇和强大的方向性指导。在新时代的学科体系建设大格局中,要树立文化自信,将中华文化传统植物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巩固文化的主体性,结合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探索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化相结合的科学发展观,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一份民族植物学的力量,为生态文明建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积极贡献。

  云南大学尹绍亭教授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历史,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的密切关系。正确认识生态文明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二者之间的关系,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合力推进中华生态文明建设和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设,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薛达元教授指出,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密切联系,保护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推动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传统知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传承和可持续利用传统知识是切实保护生物多样性相关传统的重要途径,需要重视民族地区传统知识的系统调查、编目、传承和保护,充分发挥传统知识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长江学者纳日碧力戈教授指出,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只有根系发达,才能枝繁叶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人民为中心,学习各民族的传统知识。解决生态问题,首先要解决好人与社会的问题、人和人的问题,要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之属于我们这个时代,属于我们这个全民族、全世界追求的生态的新时代。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张明之教授指出,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做出积极贡献, 包括积极参与气候公约框架下有关谈判,遵循并践行全球气候治理三大基本原则的世界表率,提出的全球三大倡议都包含了低碳社会文明发展的内容等。生态文明视野之下中国的应对,一方面要加快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自主的碳减排之路,另一方面应保持定力,明确参与谈判和承诺的关键点。

  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龙春林教授指出,云南古茶园是续存千年的可持续生态系统,体现了各民族长期积累并发展形成的生态智慧,助力于生态文明建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近年来云南古茶园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及相关传统知识面临保护和传承的问题,值得高度重视。云南古茶园系统与生态文明建设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关系,需要多学科参与,共同开展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在学术论坛环节,参会专家、学者聚焦生态文明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研究问题,分享生态文明的民族文化智慧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态文化认同,共同研讨生态文明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互促进的发展路径、为两者之间的协同推进贡献智慧和力量。通过专家、学者的深入研讨,将对建立生态文明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协同治理机制、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水平与实践探索发挥积极作用。

  本次学术论坛由西南林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普洱市人民政府指导,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60余位代表参加了论坛活动。(来源:人民论坛网 中国青年网)

上一篇:2024年《河南城市发展蓝皮书》出版 立足河南实际 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资讯

· “生态文明建设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术论坛举办
编辑时间:2024-01-22
· 2024年《河南城市发展蓝皮书》出版 立足河南实际 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编辑时间:2024-01-12
· 郑州大学荣获47项2023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
编辑时间:2024-01-12
· 河南省人口学会2023学术年会暨第七届会员大会在郑州成功召开
编辑时间:2024-01-12
· 河南省民办教育研究会召开三届四次会员大会
编辑时间:2024-01-12
Copyright © 2023 河南法治网  备案号: 豫ICP备19027572号-1   XML地图    | 会员风采